每个圣人都有个过去,每个罪人也都应该有个未来。

过去燃灯佛时,有五百商人,一起入海采宝。船内有一恶人,精通兵法,长期为强盗,想尽杀五百商人,而独取其宝。而此五百商人,都是不退转菩萨,若杀了他们,得无量罪,必将永堕大地狱。当时五百人中,有一位导师,名叫大悲,预知恶人之意图,就暗自思量,若杀此恶人,我当自堕恶道。若不杀此恶人,那五百善人就被其害,而那恶人,势必生生世世堕于地狱。我若把此事明告众人,又怕累及五百人同生恶念,也当受苦。于是导师生起怜悯心,宁愿自受罪报,而杀了恶人。佛说:“当时之导师,就是现在的我。五百商人,即贤劫中的五百菩萨是。”[按]此便是《菩萨戒义疏》上的见机得杀。然而必须先有宁可自己承受罪业之心,而后才可行此种权宜方便。否则既想贪其功,又想推其罪,此种念头已说不过去了,哪还有什么福报?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方便行杀


有智比丘,有慧有禅,有愧有勤,行不放逸,断生老结,于现生中,必证正觉。—《勤经》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预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意思是若想知道前世的因果过往,看今生所承受的经历遭遇就是了,如果想知道未来世的果报,今生所作所为就可以预见了。有一副对联:“夫妻是缘,善缘恶缘,非缘不聚;儿女是债,讨债还债,无债不来。”小孩为什么到你家来投胎?佛家讲的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四种关系。 儿女到你家里来投胎,佛经里面讲有四种缘,没有缘不会到你家里来。




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方便息心,得尽苦际。


世尊在«寻思经»中说,人应当常常生起两个念头:
一,安稳寻思:以无害为喜乐者,喜乐于无害,常常想:我不害那些有怖畏的众生和没有怖畏的众生(怯弱的众生及凶恶的众生)。

二,寂静寻思:以寂静为喜乐者,喜乐于寂静,常常想:我已经舍弃了所有不善的业缘(永不为恶)。

能够坚持这两种思维,就是有力量的人,就不再有缺漏,能够超越轮回之苦,灭尽渴爱,得最后身,能弃舍魔,达到涅槃岸。



无明是导引不善业,而继之无惭无愧。明是导引善业,而继之有惭有愧。...此世他世,等等恶趣,无明为根,贪欲所造,有恶欲人,无惭无愧,而有恶生,因恶之故,堕入地狱。以此之故,汝等比丘,当断欲贪,及彼无明。令明生长,则断恶趣。-《明经》


菩萨应离一切相发无上正等正觉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生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停留之处,就是自性动而未静。


我家乡有一位已故的礼部尚书顾锡畴,他在浙江温州被副将贺君尧所杀。不久,他的灵魂降乩于门人张调鼎家说:“我前生误杀一蛇,此蛇转世为现在的贺君尧。六月十六日,他已杀我于江中。此因果是我应该承受的。可将此事告诉我的两个儿子,让他们不要报仇。”此时张调鼎还没有听到顾公死去的消息,急忙派人到温州查访。当时太仓县的吴国杰在温州江心寺设宴款待顾公,第二天早晨就接到顾公被害的消息。于是派遣了许多渔船去寻找尸体,都没有找到。夜里梦见顾公站在水中对吴国杰说:“我前世是天台山的僧人,击毙了一条蛇,现今抵其命。承蒙你的厚意,因为你前世是我的徒孙。只要向某水湾处寻找,就能见到我的尸体。”于是,吴国杰派人按梦中所指之处再去寻找,果然找到了,便把顾公的灵柩运回昆山埋葬了。[按]顾公前世为天台山的僧人,转世官至礼部尚书,而且他的文章及节操义行,皆卓然不群,足可传世。然而仍难免偿还毙蛇之报。何况身世来历万不及顾公的人呢?世间杀蛇之人,千万不要徒然以孙叔敖杀蛇之事为借口啊!

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毙蛇抵命(出自《现果随录》)


缺圣慧故,执于名色,见人天界,执为是真。灭漏之慧,于世最胜,慧能正知,能灭生有。诸人天众,皈依佛陀,正等觉者,有智有慧,得最后身。-《慧经》


佛在讲如何是佛法的时候,讲什么不是佛法。在《圆觉经》中,佛讲圆觉,重点讲了四种不是圆觉的“修行”:一是如果有人说“我发自内心的作种种行而求圆觉”,此为作病;二是如果有人说“我不断生死涅槃,任运而行,信缘而活”,此为任病;三是如果有人说“我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此为止病;四是如果有人说“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此为灭病。

因此,《圆觉经》讲,圆觉非作得,圆觉非任有,圆觉非止合,圆觉非寂相。离开这四种病,就知道什么是清净,能够明白圆觉不是以上四种“修行“的观念就是正确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