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告曰:「彼云何為名第一最空之法?若眼起時則起,亦不見來處,滅時則滅,亦不見滅處;除假號法、因緣法。云何假號、因緣?所謂是有則有,此生則生,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更樂,更樂緣痛,痛緣愛,愛緣受,受緣有,有緣生,生緣死,死緣愁、憂、苦、惱,不可稱計。如是苦陰成此因緣。

「無是則無,此滅則滅。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更樂滅,更樂滅則痛滅,痛滅則愛滅,愛滅則受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死滅,死滅則愁、憂、苦、惱,皆悉滅盡,除假號之法。耳、鼻、舌、身、意法亦復如是,起時則起,亦不知來處,滅時則滅,亦不知滅處,除其假號之法。彼假號法者,此起則起,此滅則滅。此六入亦無人造作,亦名色、六入法,六入亦無人造作,由父母而有胎者亦無,因緣而有,此亦假號,要前有對,然後乃有。猶如鑽木求火,以前有對,然後火生;火亦不從木出,亦不離木。若復有人劈木求火亦不能得,皆由因緣合會,然後有火。此六情起病亦復如是,皆由緣會於中起病。此六入起時則起,亦不見來,滅時則滅,亦不見滅;除其假號之法,因由父母合會而有。」


杀生为第一重罪。杀生不一定是杀牛宰鸡杀鱼,杀蚂蚁、潮虫、苍蝇、蚊子同样是杀生,而且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犯的杀生罪过。佛经讲,不在室外放置空的瓦罐或瓶子,因这样也容易犯杀生的罪过。原因就是,瓦罐瓶子会贮存雨水,时间长了就会有昆虫在水中产卵,可一旦水干了,虫卵也会死去,造成杀生。佛经还记载有专用的咒语,用作走路前默念,目的就是防止走路时无意间踩踏死昆虫。作为现世中的人,生活中一定会遇到蚂蚁爬进家、苍蝇飞进屋的时候,这时候,如果能行忍、无我,一定可以活捉昆虫放到室外而不杀生,对于喷洒药物,一定要在喷药前先把昆虫请走,然后向没有昆虫的地方喷药预防其前来,而不要直接向昆虫洒药,以免杀生。杀生之报苦不堪言,阿弥陀佛。

舍利弗尊者,《阿含经》载其为世尊所记最有智慧的声闻弟子。舍利弗在讲到如何是心意清净时说:心像大地,干净的东西可以接受,不干净的东西也可以接受,屎尿秽恶大地都接受,脓血涕唾也不会拒绝,然而大地亦不言恶,亦不言善,大地无有念想。心又像水,能使好东西干净,也能使不好的东西干净,水却从没有区别说,我只清洁这些,不清洁那些。

上述说法正是无分别法的例证,但即使是秉持无分别法的舍利弗尊者,也在讲上述内容之前特地提到:他自出娘胎到讲这段话的八十岁,从未杀生,从未妄语,从不与人争斗。可见持戒之重要。

舍利弗对于犯错的比丘讲过:听汝忏悔,如愚如惑,此佛法中极为旷大,能随时悔过者,善哉。今受汝忏悔,后更莫犯。

关键在于最后一句:后更莫犯!



转:

“若一众生未涅槃者我终不入”

是度生的方便,是给我们梦中凡夫听的,是告诉我们你也发这样的愿,你也这样像菩萨学习,这实际上是方便。因为实际上无众生可度,他心里头清楚。你要是认为现在有众生可度,发这个愿是很困难的。这个就得大菩萨才能给我们示现这个。
 
“此亦住一阐提趣”。

说这个菩萨也是住在不入涅槃这一类里头。
 
“此是无涅槃种性相”。

他也不入涅槃,他说众生不尽誓不成佛。“烦恼无尽誓愿断”,这个话都是说不通的,逻辑上不通的。你有尽才能度尽,无尽,你度了还有,度了还有,你怎么能断完呢?所以这都是愿,发愿就是表示你一个方法,我照这个愿修行修行,你说不入涅槃你也得入涅槃,你到那个份上了是吧!

说有涅槃可入,还是建住在邪见基础上,还是说梦里有东西,你断掉东西才能入涅槃,究竟意义上就是没有生死,梦里什么都没有,所以也没有涅槃,你就换你的邪见,就是把你的邪见记忆,换成正见记忆就行了,没生死没涅槃。

换的那个记忆内容是什么呀?就是没生死没涅槃,你这就是成佛的种子,就是涅槃的种子。所以佛法的道理,说不入涅槃实际上是真正的入涅槃,你要是说我要入涅槃,你对涅槃的理解就是不正确的,建住在邪见基础上的。

“大慧白佛言:世尊,此中云何毕竟不般涅槃?”
 
 “毕竟”就是永远不般涅槃,彻底不般涅槃。这两种里头有没有哪个永远不入涅槃的?
 
“世尊此二种一阐提。何等一阐提常不入涅槃”。

就是永远不入涅槃
 
“此中何者毕竟不入涅槃?”

谁毕竟不般涅槃?第二种,因为他是知道真相,知道没有生死,没有涅槃可入,所以他永远不入涅槃,他就是换邪见种子。你愿意把他叫成涅槃就叫成涅槃,你愿意叫什么名字无所谓。

“佛告大慧:菩萨一阐提者,知一切法本来般涅槃已。”
 
你看实话说出来了,那个菩萨不入涅槃的是什么呀?因为他知道一切法本来般涅槃,这一切法本来就是空,本来就是无为法。涅槃是灭尽,“灭”就是空寂,“空”就是涅槃,度一切苦厄,灭一切烦恼,一切法本来他就没有。
 
“毕竟不般涅槃”
 
所以他永远不会入涅槃。如果他说我终究还是要入涅槃,那水平太差了,那还认为有生死,有涅槃,那还没正见了。

“而非舍一切善根一阐提也。”
 
就是说菩萨是永远不入涅槃的,但是不是那个“舍一切善根”的那个“一阐提”,他不是永远不入涅槃的。
 
“佛告大慧。菩萨摩诃萨一阐提常不入涅槃。何以故。以能善知一切诸法本来涅槃,是故不入涅槃。非舍一切善根阐提。
 
“善知”就是很好的知道,知道的非常透彻,一切法本来就是空。
 
“知一切法本来涅槃。毕竟不入非舍善根。”

就是说那个毕竟不入,永远不入涅槃的不是那个舍善根的一阐提。

“大慧,舍一切善根一阐提者,复以如来神力故,或时善根生”
 
就是他以后,“复”就是以后,还有机会,以如来度生的悲愿。
“或时善根”,“或”就是说不准,或者到某一生他又听懂了,他又觉得有道理,原来的善根又唤醒了,又学佛了。
 
“何以故。大慧。彼舍一切善根阐提。若值诸佛善知识等。发菩提心生诸善根便证涅槃”。

就是说那一阐提呀,他不是死定的,他碰到佛、善知识给他一说,就发菩提心。
 
“何以故。舍善根一阐提。以佛威力故。或时善根生”。

就是说这个外道的一阐提,不是永远固定的一阐提的,以后碰到佛法,佛菩萨去度他,有可能他就成佛了。但是那个菩萨的一阐提,那是什么呀?他善知一切法本来涅槃。他知道没涅槃可入,所以他发那个愿不但不影响他入我们所想象的涅槃,还加速。你发这么大的愿去度众生,你怎么度众生?告诉众生这是梦,你这不也是自己熏习清净种子吗?所以是加速他的涅槃。

“所以者何?谓如来不舍一切众生故。”
 
为什么一阐提还会发心成佛?因为“如来不舍”,只要有机会,佛菩萨就会去度。
 
“以是故,菩萨一阐提不般涅槃。”
 
所以说,断善根的一阐提,是有可能还发愿成佛的。这个菩萨一阐提,就是他知道没有涅槃可入,这是入真正的涅槃,不般涅槃是为真涅槃也。那发愿要般涅槃的,那就是方便说涅槃。
 
“何以故。大慧。诸佛如来不舍一切诸众生故。是故大慧。菩萨一阐提常不入涅槃”。

就是菩萨永远不会入涅槃,这是懂得了这个没有涅槃可入的菩萨的真话。
 
“所以者何。佛于一切众生无舍时故”。

就是说佛与一切众生“无舍时故”,就是说没有忘了你的时候,不要说一个佛忘不了你,那还无数佛了,无数菩萨了,都忘不了你,没有舍你的时候。所以你不要担心说,观音现在我说的这个听见没听见?不要去想那个,就自己怎么好好修就是了。
 
“是故菩萨一阐提不入涅槃”。

所以就是你就好好努力,你努力只要跟佛菩萨相应,佛菩萨是一直盯着你的,没有忘了你的时候。





《楞伽经》中,世尊说了空义:

一切法无生, 亦复无有灭。
于彼诸缘中, 分别生灭相;
非遮诸缘会, 如是灭复生。
但止于凡愚, 妄情之所着;
缘中法有无, 是悉无有生。
习气迷转心, 从是三有现;
本来无有生, 亦复无有灭。
观一切有为, 譬如虚空花;
离能取所取, 一切迷惑见。
无能生所生, 亦复无因缘;
但随世俗故, 而说有生灭。




马哈咖沙巴尊者的一位弟子已经证得四禅,有一天,他在金匠叔叔的家中看见一些非常美丽的东西,而生起非常的爱恋,就还俗离开僧团。还俗后,他十分懒惰,不努力工作,终于被叔叔赶出去,于是沦落为小偷。后来,他被政府逮捕,准备送往墓园去处决。

         这时候,马哈咖沙巴尊者看见这位以前的弟子,就告诫他:「收摄你的心念,坚定地观想某一目标。」他遵照马哈咖沙巴尊者的教诲,系念在前。

         到达墓园时,行刑官员告诉他:「我们要处决你了。」就开始做各种准备工作。尽管马上就要被处决了,他丝毫不恐惧或焦虑,只是静静坐下来,进入禅定,忘掉即将来临的危难。

         执行的人对他沉着的态度和勇气,十分钦佩,就说:「看看这小偷,虽然马上就要被处决了,仍然不恐惧颤栗。从来没遇见这样的人,他实在非常勇敢。」

        执行的人觉得最好向国王报告这小偷异乎寻常的举止,他们就向国王报告,国王也因此下令释放他。

       佛陀知道这件事后,就放光劝诫他:「你以前离开欲望的丛林(世间的生活),加入修行的丛林(出家为比库),但去除丛林的欲望后,却又惹上所有的束缚。」

佛陀又说:「清净你的内心,不要有任何精神上的烦恼,连根拔起欲望的根,清净自在吧!」

这小偷于是坚定地察觉因缘和合事物的生灭和无常、苦、空的性质,不久之后就证得初果。

后来,他到竹林精舍向佛陀顶礼问讯,也在佛陀的允许下,重新加入僧团,并且在佛陀更进一步的教导下,很快就证得阿拉汉果。马哈咖沙巴尊者即大迦叶尊者。


凡人看人之成就,多以一生为限,依人一生作为,评定功过是非;史家看人成就,多以一朝为限,依朝代更替,评定王朝的成就;佛教看人成就,以尽苦际为限,依人之轮回,脱离苦海时为成就。《增一阿含经卷第三十》中,尼健子在听世尊讲五盛阴无常后,四谛具足,三结使灭,成须陀洹,命终轮回至三十三天,直到弥勒菩萨降至人间成佛时,这位尼健子将尽苦际,期间足足经过人世间的五十六亿岁。可见,成就自我的时间跨度远超凡世间的一般认知,所以,成就精神的道路最漫长,而这种成就又是凡世间的成就无法相比的。


世尊所讲五盛阴无常:色者無常,無常即是苦,苦者即是無我,無我者即是空,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有;痛、想、行、識及五盛陰皆悉無常,無常即是苦,苦者無我,無我者是空,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有。



转载:可以快速放生10万条生命的几个方法

(1)放生蚯蚓

放生蚯蚓。每个城市都有渔具店,一块钱可以买一盒蚯蚓,一盒大概有几十只蚯蚓。放生蚯蚓属于两头放生,放生蚯蚓也是放生鱼,因为这些蚯蚓都是钓鱼者买了去引鱼上钩的,两头放生功德无量。放生蚯蚓非常方便,只要您找到潮湿的草丛就行了,不用跑到很远的地方。蚯蚓生命力特别顽强,只要您放,它们就能活。另外提醒您放生的时候最好在人少的地方,千万别叫钓鱼爱好者看见了;如果天气寒冷,放生的时候可以挖一个10厘米深的坑,把蚯蚓放生后轻轻的把土盖上,不要把土踩实,这样可以让更多的蚯蚓和鱼得到解脱。

注意买的时候不要预定,不要固定商店及时间。买完放生不要固定时间和地点,放时不要让人特别是钓鱼爱好者看见,放之前先为它们念三皈依和佛咒。

(2)放生鱼子

江慎修居士著的“放生杀生现报录”中有一典故:

多救生灵 增添寿命

在宋徽宗宣和年间,有个很有钱的商人,名字叫杨序。在二十八岁的时候,梦见一位神人告诉他说:“你再过十天,就要死了。但是你能够救活一万条生命,可以免死。”杨序说:“在这短短的十天内,要救活一万生命,恐不容易做满这数。”神人说:“佛经上说,鱼的卵,没经过盐腌的,就是经过三年,还可以孵化生出鱼来,你为什么不考虑考虑这个呢?”于是杨序就把神人的话特别醒目地写在大路旁的墙壁上,让人都知道不要用盐腌鱼卵;还看见人杀鱼时,就讨取鱼卵,扔到江中。一个月后,他又梦见神人,说:“你已救活亿万生命,数目已经够了,你的寿命已经得到延长。”后活九十岁才死。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有这样一段经文:【光目答言:我母所习,唯好食啖鱼鳖之属。所食鱼鳖,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啖,计其命数,千万复倍。尊者慈愍,如何哀救?】 我们所造的恶业,是很多的,但是杀业更为重大。光目的母亲,不但杀食鱼鳖,还要专门吃他的子。一胞的子,为数甚多,倘子生育起来,即是一条性命,子数多,即性命多,故说何止千万。可知道她母亲杀死这许多的性命,罪业自然大得不能比喻了。

经书上说,鱼子不经盐渍过,经过三年,还可以再活命。施愚山先生说:「鱼已经死了,将鱼子轻轻的拿出,勿损坏,勿著盐,分摊在稻草的上面,等它水迹稍微干一些,浅浅的埋藏在水边的沙泥下,以免别的鱼来吞吃,自然都可以活命了,但是埋藏的地方,切不可离水的。倘若在冬冷春寒的时间,用干燥的泥块捣成粉,将鱼子拌裹了、晒暖了,好好收藏起来,积到阴历四月十五以后,撒放在河滩的水草中间,没有不活的。其余月份,随时可以放的,也更便当了。」 鱼子投水,一救千命,天心唯仁。 经书上说,鱼子不经过盐水浸泡,三年以后还可以活下来。只要碰到煮鱼或路过水产摊位,将别人丢弃的鱼子投到水里,就保全无数生命。(如果恐怕被其他动物吃了,可将鱼子浅浅埋在水边沙泥中,但是不要离开水;或把干净松软的细泥和鱼子拌在一起,晾开放在稻草上边,投进河水中较浅的地方。)

唐文宗御膳房内烹煮的鸡蛋在锅子里面集体地呼喊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胞胎和蛋确实有生命啊!因为业力,它不幸轮回这么一个身相,它还是一个神识,它有灵性,它也有佛性。佛云:一切六道众生都有佛性。它有难时你救它,你有难时天救你,天道好还Huan 。正值万物生长的季节,草木方长不折,虫兽启蛰不杀,天心唯仁。祈请仁者遇有鱼子放回水里,一救千命。普愿世间伤害和被伤害的众生都能够消业障,都能够回头,都能够消灾免难。

致担心鱼子放不活的同修:鱼子是体外受精的,阳光的能量也能帮助它成熟及孵化,“三年以后还可以活下来”,经书字字真言!

现代也有一些事实证明鱼子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比如一个刚挖的塘,就是下雨后接了雨水,没有其他河水、渠水灌入,过一段时间后发现里面居然会有鱼。对这种现象,科学家认为是以前土里保存下来的原来水体中的鱼子遇水生长成鱼造成的。

最近去一家菜场采购水产时,发现一位文质彬彬的年轻人不断向鱼贩子们要被贩子所杀的母鱼腹中遗留下来的鱼籽,并向鱼贩子采购怀孕的鲫鱼。

我上去问询,果然是我们的师兄弟。

他告诉我他钱不多,所以只能经常来这里买些怀孕的母鱼,然后放了。鱼贩子们知道哪些是怀孕的鱼,哪些不是。与鱼贩子搞好关系,他们会免费赠送给你许多鱼籽。一袋鱼籽有上万条生命。所以也劝我,多买些怀孕的母鱼。和鱼贩子搞好关系,多问贩子要些被贩子所杀的母鱼腹中遗留下来的鱼籽,然后放了,功德不可思议。

我问这些鱼籽能活吗?

师兄回答:“佛经上说,鱼的卵,没经过盐腌的,就是经过三年,还可以孵化生出鱼来”,更何况我放的鱼籽是新鲜的呢,肯定能成活的。希望师兄今后每天来收集鱼籽,附近没有河,可以先放在家里养着,每天水中放甘露丸,这样一次能拯救上万个生命呐。从而也减少他人造杀鱼籽的恶业。一举两得。

啊!这位师兄太好了!我忠心的希望经常放生的师兄和住在菜场边的师兄能够经常放些怀孕的母鱼,并每天向贩子收购被贩子所杀的母鱼腹中遗留下来的鱼籽。这样不需要什么钱就能拯救上万条生命,积累无量功德。何乐而不为呢?

(3)参加集体共同放生

佛云:万人共造善恶因,每人均得万人果。 共修善行的功德不可思议!很多经书中记载过的,比如七个人一同造成一座佛塔,那么他们每个人都分别得到造一座佛塔的功德;如果七个人一同杀一条生命,那么他们每个人都分别得到杀一条生命的果报。而七个人一起解救放了一条有情生命,每人都会得到放一条生命的福德。所以有机会最好多参加集体放生和集体其他善行,几十到几百人乃至几千人的善业功德是个人远不能比拟的。

(4)放生田螺

放一只田螺等于放了很多小虫,救了很多小虫的生命,同时也给它们念佛念咒,使它们都闻到了佛法,种下了将来解脱的因缘。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一功德

一向专称“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力决定往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淫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转载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断恶修善、广积阴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