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萨生日:

农历正月初一——弥勒菩萨生日

农历正月初六日——定光佛生日

农历正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农历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佛涅磐日

农历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生日

农历二月二十一日——普贤菩萨生日

农历三月十六日——准提菩萨生日

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多宝佛生日

农历四月初四日——文殊菩萨生日

农历四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生日

农历四月二十八日——药王菩萨生日

农历五月十三日——伽蓝菩萨生日

农历六月初三日——韦驮菩萨生日

六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农历七月十三日——大势至菩萨生日

农历七月十五日——诸佛欢喜日(盂兰盆会)

农历七月二十一日——普庵菩萨生日

农历七月二十四日——龙树菩萨生日

农历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萨生日

农历八月二十二日——燃灯古佛生日

农历九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农历九月三十日——药师佛生日

农历十月初五——达摩祖师生日

农历十一月十七日——阿弥陀佛生日

农历十二月初八——释迦牟尼成道日

农历十二月二十九——华严菩萨生日

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

称念圣号免难增福慧,供养礼拜众生得解脱。



贪欲的束缚:

一群比库到沙瓦提城化缘时看见几位手脚带着镣铐的囚犯。回到精舍后,他们向佛陀报告在沙瓦提城中的见闻,他们问佛陀有没有比镣铐更束缚的东西。

        佛陀说:「比库们!和对食物、衣服、财富和家庭的欲望比较,镣铐真是微不足道的束缚。这些欲望比脚镣手铐和囚笼更坚固,这就是为什么有智慧的人断除欲望,弃绝世间,加入僧团为比库的原因。」

       智者明白,铁、木、或麻所作的束缚不够坚固,对珠宝、装饰、儿女或妻子的贪爱才是真正的束缚。 (《法句经》偈 345 )

智者明白这些贪欲(注1)是坚牢的束缚,它们虽然外表看似松弛,但实际上却难以解困。

智者断除这些贪欲,不再贪爱,而出离世间 (出家修行)。 (《法句经》偈 346 ) 

(注1) 指对珠宝、装饰、儿女、妻子的贪爱。



世尊在《增一阿含经》中说,自己在未成佛而为菩萨时,思考世间为何有生老病死,最终悟明:无明(没有智慧)导致行为,行为导致识别,识别导致对事物产生名称及色像等认知,名称色相等认知又导致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受的存在,这六种感受又导致了乐与痛,乐与痛又产生爱恨,爱恨导致接纳承受,承受导致存在,存在即是生,生产生死,有死就会有愁、忧、苦、恼。而这十二缘起的缘首,还在于识,也就是识别。识别在《楞伽经》中就是分别。为此,经中讲,真正的圣心看不见妄法,也没有两头(极端)和中间(中庸),如果看到有“妄”和“真”的分别,这本身就是妄见,因为这也是分别。也就是有“识”存在。这也就是天亲菩萨所述、玄奘法师所译《成唯识论》的名称来源:一切唯识。

值得一提的是庄子在《应帝王》中讲:南海的帝王名叫倏,北海的帝王名叫忽,中央的帝王名叫浑沌。倏和忽在浑沌的地方相遇了,浑沌对待他们非常友好。倏和忽商量着报答浑沌的恩情,说:“人都有七窍,用来看外界、听声音、吃食物、呼吸空气,唯独浑沌没有七窍,让我们试着给他(混沌)凿出七窍。"
于是倏和忽每天替混沌开一窍,但是到了第七天浑沌就死了。这篇文章中的思想也就是说“识”导致了“死”。

庄子的说法与佛法十分吻合。除此篇外,《梦蝶》也大有空意: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世尊在说法时,阿那律尊者打瞌睡。于是佛问他为何出家,阿那律尊者说为舍离老病死愁忧苦恼。佛问他为什么在闻法过程中又打瞌睡,阿那律尊者于是在佛前发誓永不在如来面前坐睡。

由于不睡,阿那律尊者眼睛慢慢看不见了。于是世尊说,特别勤奋修佛的人与心之躁动相应,而懈怠于佛法又与结缚相应,因此,修习佛法应当处于不勤不怠的中间状态。

阿那律回答说,自己已经在如来面前发誓,因此不睡。

世尊又劝阿那律,一切法由食而存,非食不存:眼以睡眠为食,耳以声音为食,鼻以香为食,舌以味为食,身以细滑为食,意以法为食。

涅槃以无放逸为食。乘无放逸,得至于无为。

阿那律为恪守自己誓言,终究未睡,而肉眼失明,但得天眼,无有瑕秽。

阿那律尊者以凡人之法缝自己的僧衣,由于肉眼已坏,线无法穿过针孔。于是阿那律心中想,世间想要求福成阿罗汉的人可以来帮我穿针引线,以积福德。

我佛世尊以天耳清净,听到了阿那律心中所言,于是来到阿那律跟前,亲自为阿那律穿针引线。

阿那律尊者说,我之前心中所说,是为了让世间求福的人来做这件事。

我佛世尊说:世间求福的人无过于我。如来于六件事情无有厌足。一是布施。二是教戒。三是忍。四是法说、义说。五是呵护众生。六是求无上正真之道。

阿那律尊者说,如来身是真法之身,还求什么呢?如来已经度生死之海,脱离爱著,然而今日的事情追求为福之首。

世尊说是的,如来知道这六件事没有厌足。就像知道身口意清净的人不堕落于恶道,我正是由累劫不断的积累这六种福德才渐成佛道。所以,修习佛法的人应当得此六法。





鴦掘魔,身形魁梧,相貌英俊,武功盖世,为师母所爱,师傅由此忌恨之。师傅设计谋害鴦掘魔,误导他杀一千人,以手指骨做项链,满一千即升天,如杀母或者佛就升梵天。

在鴦掘魔杀满九百九十九人时,欲害自己母亲,佛陀此刻来度鴦掘魔。鴦掘魔放过母亲追杀佛陀。然而无论如何也追不上。在此追逐期间,鴦掘魔听佛讲“我已经停下,是你自己没有停下。”一句而顿悟,放下屠刀,随佛出家。

国王拜访世尊,由世尊处见到鴦掘魔已经出家,于是放过他。

鴦掘魔成为比丘后,在城中化缘乞食。遇到妇女难产,而领悟世间众生之苦。后按照世尊指导,发真诚语而救难产妇婴。

后来,鴦掘魔在城中化缘被人认出是当年杀人狂魔,被人用瓦石打得头眼受伤。但鴦掘魔丝毫没有怨意。世尊看到后对他说:你今天忍耐的伤害本该是你永劫应该承受的,现在只在今世受轻报。

鴦掘魔于此调伏自心,成阿罗汉。

有比丘问佛此事因缘。佛说:迦叶佛之后,一个大国王,老来得子,太子端正清净,不近女色。老国王在年老后,为求子嗣,让淫女迷惑本来清净的太子。结果太子一发不可收拾,要求国内待嫁新娘首夜与自己度过。由此激起民愤。后太子被愤民所杀。

当年太子即是鴦掘魔。当年大国王就是鴦掘魔的师傅,当年淫女就是后来鴦掘魔的师母,当年杀太子的九百九十九人就是后来鴦掘魔所杀九百九十九人。由于当年太子被杀前说要报仇才有鴦掘魔这一生杀人之事。又因为当年太子临死前说愿意值遇佛得解脱,这一世鴦掘魔才遇佛得度。


鴦掘魔比丘所说: 


   堅固聽法句, 堅固行佛法,
   堅固親善友, 便成滅盡處。
   我本為大賊, 名曰鴦掘魔,
   為流之所漂, 蒙尊拔濟之。
   今觀自歸業, 亦當觀法本,
   今以逮三明, 成就佛行業。
   我本名無害, 殺害不可計,
   今名真諦實, 不害於一切。
   設復身口意, 都無害心識,
   此名無殺害, 何況起思想。
   弓師能調角, 水人能調水,
   巧匠調其木, 智者自調身。
   或以鞭杖伏, 或以言語屈,
   竟不加刀杖, 今我自降伏。
   人前為過惡, 後止不復犯,
   是照於世間, 如雲消月現。
   人前為過惡, 後止不復犯,
   是照於世間, 如雲消日現。
   比丘老少壯, 修行佛法行,
   是照於世間, 如彼月雲消。
   比丘老少壯, 修行佛法者,
   是照此世間, 如彼日雲消。
   我今受痛少, 飲食自知足,
   盡脫一切苦, 本緣今已盡。
   更不受死跡, 亦復不樂生,
   今正待時節, 歡喜而不亂。


世尊在耆阇崛(qí shé kū)山时说,很多山在经历久远时间后名称都会改变,而唯独辟支佛和仙人所住的仙人掘山名字在整个贤劫中都不会改变。

世尊还说,如来从兜率天降临人世间之前的两年,天子会来人世间向辟支佛转达如来即将出世间的消息,而辟支佛就此会入涅槃。因为一个世间不会同时有两个佛号,一佛境界无二尊号。

耆阇崛山,梵语译音,也就是耆阇崛多山。耆阇,鹫。崛多,头。读音应该是:qí shé kū。也就是鹫头山,也就是灵鹫峰,在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之东北。因山顶像鹫头,而且山中有灵鹫而得名。我佛世尊于此说法,为佛门圣地。



用绳子绑在一起的狗、狐狸、猕猴、鱣鱼、蛇、鸟,如果放开绳子,狗向村中跑、狐狸向冢中跑、鱣鱼向水中跑、蛇向洞中跑、鸟向空中跑。

如果没有东西南北,这六种动物虽然还会动,但不会离开原来的地方。

色声香味触法就好比六种动物,而分别心就像东西南北:

如果见好则喜、见恶不喜,就是眼观色而有分别,就是于色识有漏;如果听好则喜、听恶不喜,就是耳听声而有分别,就是于声识有漏;鼻、口、身、意都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没有了分别心,就好比六种动物失去了方向,色声香味触法就无法经由眼耳鼻口身意来错乱清净的自性。因此,应当心意专正,已经生起的念头应灭除,未生起的念头使不生,没有分别心,也就是心性的不二法门。



捨身见故,贪则不生。



今日农历四月初四,是文殊菩萨圣诞。以下是文殊菩萨发普渡众生十大愿:

一者大愿若有一切众生所生三界或我作他作随缘受化。四空五淨之主。八定四禅之主。梵王六欲之主。帝释诸天之主。四天四轮之主。诸神龙王之主。八部鬼神之主。守护佛法之主。伽蓝宫殿之主。四大持世之主。金刚坚牢之主。护国善神之主。大国小国之主。粟散世王之主。统领诸军主。都摄所守主。所有水陆四生胎卵湿化。九类蠢动一切含灵。同生三世愿佛知见。或未闻我名令愿得闻。及闻我名于我法中。令一切有情尽发菩提。迴向大乘修无上道。若有众生以法药世医。救疗诸疾。历数算计工巧博弈。世典文笔歌咏讚歎。讲论戏处导以度人。随类同事接引世俗。令发菩提正见正授。共我有缘得入佛道。

二者大愿若有众生。毁谤于我。瞋恚于我。刑害杀我。是人于我自他。常生怨恨不能得解。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三者大愿若有众生爱念我身。欲心见我求得于我。于我身上于他身上。盛行谄曲邪见颠倒。及生淨行不淨行诸恶不善。愿共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四者大愿若有众生。轻慢于我疑虑于我。枉压于我诳妄于我。毁谤三宝憎嫉贤良。欺凌一切常生不善。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五者大愿若有众生。贱我薄我惭我愧我。敬重于我不敬于我。妨我不妨我。用我不用我。取我不取我。求我不求我。要我不要我。从我不从我。见我不见我。悉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六者大愿若有众生。常生杀命。作屠儿魁脍畋猎渔捕。怨命现前更相杀害。无有断绝世世相报。杀心炽盛不生悔过。卖肉取财自养性命。如此之心者永失人身。不相捨离报对。如是令发菩提之心。若有他人取我财物。我与财物。或施我财物我施财物。所得财物及不得者。于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七者大愿若有众生。供养我者我供养他者。或我造他造寺舍僧房。伽蓝佛塔禅房兰若独静之处。或我造他造一切功德。及造菩萨诸佛形像。令他布施修立福祐。遍于法界迴向一切诸佛菩提。令一切有情同霑此福。及有他人自己朋友同伴师长弟子。修行苦行节身断食。持戒破戒有行无行。和尚阿闍梨教导称说。听受我教我受他教。同行同业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八者大愿若有众生广造诸罪。堕于地狱无有出期。经无量劫受诸苦恼。从地狱出生于五趣。先作畜生将命还于前生。负物作驼驴猪狗牛羊象马奴婢僕从。偿他宿债累劫倍命。还他偷盗无有休息。我于五道随形受化。常生同世教化于人。或作贫穷困苦盲聋瘖痖最下乞人。于一切众生众中。同类同缘同事同行。同业导引得入佛道。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九者大愿若有众生。纵恣身心我慢贡高。故于我法中污埿佛法。师长弟子无惭无愧。用僧佛钱菩萨财物。杀生偷盗邪行。妄语绮语恶口两舌。鬪乱纵恣贪瞋。不拣良善劫夺他财。拒讳谩人不识善恶。广造十恶一切诸罪。死堕阿鼻入诸地狱。从地狱出轮还六处。入生死海诸趣恶道。愿共有缘同业同道。随缘化变当以救之令得出离。共我有缘发菩提心求无上道。

十者大愿若有众生当于我法。若我有缘若我无缘。同我大愿则是我身共我无别。行四无量心心等虚空。广度有情无有休歇。愿达菩提登正觉路。

大圣曼殊以圣性愿力。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心如虚空常在如来清淨性海真如藏中安住法界。遍在众生心识体性。曼殊室利言。我有大愿以圣性力。加持有情令罪垢消灭。得入菩提诸佛圣果。则是名菩萨十种大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