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能正直其常挣扎、苛求、反覆而难于制伏之心,如箭匠之能正直其箭。故瑜伽师在五欲水中,持出此心,投于禅观之陆地,远离魔罗羂索,如渔人在水中捕鱼,掷于陆地。

能制此难伏而随于欲乐之心,是大善聚,以制伏之心,能生安乐故。

智者应护极难见、极微小、随于欲爱之心,以有护之心,能引安乐故。

有诸人等,能制御远行、独行、无形、隐于窟之心,则此诸人,当脱魔缚。

心不安定,不明正法,信念动摇,则终不能成满智慧。

能断烦恼者,灾横不侵,心无贪染瞋恚,超诸善恶,是醒觉者。

-《法句经.心品》自《小部经》(泰国大藏经)


色丽而无香之花,犹如善语,不行则无善果。
色丽妙香之花,犹如善语,行者得其善果。
-《法句经.花品》自《小部经》(泰国大藏经)

如果你认为一个人是魔鬼,你就发誓愿:这个魔鬼将来也一定会成佛道,只是他现在还没有明白自己。依这个誓愿,你看任何人最终都会成佛,这也许就是菩提心。


七月晦日,地藏菩萨圣诞。地藏菩萨曾说过:“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不眠者,则夜长。疲乏者,则一由旬(16公里)路长。不知正法之愚者,则轮回流转长。-《法句经.愚品》自《小部经》(泰国大藏经)



历事炼心:

宋朝时,大文豪苏轼与佛印禅师很有交情。有一次,苏东坡坐在蒲团上,觉得身心轻安,很有境界,就写了一首诗,诗中写道:

稽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

他觉得自己已经有相当的境界,很是欢喜,就把这首诗写信送给佛印禅师。禅师看完,就给他写了一个字:“屁”!派人送回信给他。

苏东坡一看很生气,马上就坐船去找佛印。一到寺院门口,看到佛印禅师的房门关闭,门上贴了两行字,写道:

八风吹不动,
一屁打过江。

所以,真正的功夫,要在心性上磨炼,历事炼心。



愚者能自知是愚,则可为贤者。愚者自视是贤,则真是愚者。


于诸世界修习无限之慈心,于上下十方无怨意、敌意以达无碍。-《慈经》


佛之声闻比丘,应行二行,一为得利于道之行,一为得入涅槃之行,如是比丘,则不悦乐人所供养,而常增长寂静。


法食者,心境澄明愉适,贤者常乐诸圣所说之法。
治水者治水,箭匠矫箭,木匠削木,贤者调御自己。
-《法句经.贤品》自《小部经》




一代人离世,另一代人来世;但地球永远存在。太阳升起,太阳下山,很快回到它升起的地方。风向南吹,又向北转,它不断旋转,按照漩涡而回。所有的河流都入海,但大海不会满;河流从那里来到这里,然后又回到它们从前的地方。

万物都充满了烦恼和欲望。人不能否认:眼睛对于所见到的不满足,耳朵对于所听到的不满足。

曾经发生过的事,就是将来要发生的事,过去已经实现的就是未来将要实现的,阳光下没有新事物。

难道有什么东西可以说:“看这是新的”吗?我们之前的时代已经非常久远。已经没有对过去事物的记忆。对于随之而来的未来的事物也不会有任何记忆。

-传道书1:4-11詹姆士王版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