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受生为人,皆由前世所作罪福因缘而为生富贵贫贱之张本。-印光大师《复念佛居士书》
王凤仪老善人这样说过:
我平生若是看人不对,或是说过别人的过错,我就永不许自己犯。我年幼时,三弟争肚兜,使母亲流过泪,我就一辈子不戴肚兜。给人扛活时,看见兄嫂打架,就立志将来结婚后,不和妻子打架。我看人分家,弟兄们为争财产,甚至拿刀动枪,四弟和我分三次家,始终没说,毫不计较。我做工挣的钱,挣多少都如数交给家里,自己没花过一文钱。三十五岁明道之后,身边不带一文钱,到处讲道结缘。我初到海城办学,一条棉裤穿七年。我要想挣钱还不容易?我会做工,给人家做几天,就能赚钱买条裤子,可是我怕落界,宁可受冻,也不赚钱。有一次阚都统请吃饭,我和白抚辰等前往,发现素菜里有猪肉,白抚辰把它翻上来,我用筷子把肉埋下去。饭后往回走时我对他说:“你若再把肉翻上来,我就吃了它!我们道德人得以方便为主,厨师做菜伺候我们,我们连一个铜板的赏钱也没有。都统是军人,性情粗暴,万一若被他发现了,打骂厨师,我们不是反而结了怨啦!”人要管住自己,才是贤人,专管别人是愚人。我早就知道这个道理,才说:“好一个人就好一个世界。”道德会的人最大的戒律,就是不耍脾气,不准动私心。若能把动心发脾气,看成似天塌地陷一般,自然就不敢轻易动啦。《清静经》上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人的心性不静,哪能明道呢?
○前生在伦常上,亏哪条道,今生就少哪一伦,前生没有尽孝的今生就缺儿子,若是伦常道全亏,今生就是孤独的人。
○朝阳县团山子村王家,是我妈的娘家亲戚,在先开煤窑,后来子弟都不务正业。我讲善书走到他村,他问我说:‘我有什么罪呢?怎么我家子弟都抽大烟、耍大钱、不务正业呢?’我对他说:‘就因为你在穷人身上刻薄,所以穷鬼都投生到你家来啦!在你没当窑东以前,工人每夜有顿面饭,你嫌费,改为每人两块豆腐。买豆腐你又嫌不合算,自己磨豆腐,虽人家半斗豆子打一百块,你用二升半还要打一百二十块,这不是刮穷吗?每逢年节,你家大小股都杀猪卖给工人,正价二角,你家二角半,十二两算一斤,不买还不行。卖旱烟、干粉也是如此。因为你怕穷,在穷人身上刻薄,所以穷鬼都投生到你家里来了!你自己做的,还问谁呢?’他听我说完,哭著走了。
○贵人侮辱贱人,将来必定愚贱;富人刻薄穷人,将来必定贫穷,这也是自然回圈的理,因为你离开富贵道啦!
○你嫌人,人必嫌你,若是你嫌愚人,愚人也必定嫌你讨厌。
○凡事都有回圈,丝毫不爽。不用说对人不可亏心,就是对畜牲,也不可虐待,畜牲虽不会说话,天老爷也不答应。那年官兵在六家子没抓著胡匪,抓了个好人打得胡说,硬说胡匪跑到我家来了!把我抓去好打,我没怨人、也没生气。等到我守坟时才知道是因为我赶车打牲口打得得太狠啦!身界造的罪还得身界还。
○今生屈,前生不屈,今生冤,前世不冤。凡是遇事抱屈的,是不明白三世因果。
○看人是什么性,就知道他的因果如何。凡是人今生所受的都是前生积来的。
○今生是什么性,就知道前生是做什么的。今生是火性,前生一定是当官的;今生是水性,前生一定是商人;今生是木性,前生一定是工人;今生是土性,前生一定是庄稼人;今生是金性,前生一定是读书人。
○前生好打猎或好杀害生灵的,今生火性就高。前生好抗上的,今生木性就大。前生好说谎的,今生金性就强。前生好怨人的,今生土性就厚。
○牛的性里有愚火,狗的性里有阴木,它就现那样个形,受那样的苦,要能把性化了,也就可以脱离畜牲的苦啦!
○人是万物之灵,所以万物都希望转人,若再修便可以成神成佛。可惜人都迷了又要转物,才回圈不已。
○人有妄想或有牵挂,就是回圈没了。不会当人、不明道理,心就赎不出来。不满意、不知足,意就赎不出来。物不空、事不净,志就赎不出来。必须做一件事,了一件事,行一条道,了一条道,钻进去还能钻出来,不被世网迷住,才能赎出身来。
○心是造因果的根,要有一点点私心,丝毫的牵挂,心里就有黑影,就不能‘了尘’。不能‘了尘’就难逃轮回。所以必须死了后天心,才能永断轮回报。
○一切事没有不是从因果中来的,逆事来若能乐哈哈地受过去,认为是应该的,自然就了啦!若是受不了,心里含有怨气,这件事虽然过去,将来必有逆事重来,正因为受而未了的原故。
要鑒定一個人是否善良,要看他對待比他地位「低」的人的態度。
西北宝鸡地区,有个俚词叫「凤翔改改」,形容的是很笨很傻的人,这个俚词历史并不长,来源也非常清楚。
70年代,宝鸡凤翔县有位张姓妇女名字叫改改。 她没念过书,做人十分厚道,可她的厚道,在常人眼里是既傻又笨。 长大嫁人后,丈夫不幸早逝,改改孤苦无依,只好在路边摆了一个卖水的地摊。
改改不识数,为了不收错钱,她就找来一枚2分钱的硬币,一杯水收2分,每卖一杯,她就把别人给的钱和这枚2分钱硬币对照一下,小了不收,大了也不收,纸币当然更不收。 这在当时成了当地人的一桩笑谈。1985年,一生含辛茹苦的张改改因病辞世,但她卖水的故事却历久不衰,广泛流传。
马未都在新疆的时候,一日与朋友来到一片杏林,看见果实结得实在喜人,一行人立刻馋得直流 口水。就问看杏林的大爷,怎么卖。大爷说,二毛一脚。意思是说用脚踹树,每一下是二毛钱,踹下的杏子全拿走。朋友很贪,挑了棵大树,果实结得特厚实。就开始踹,结果杏树纹丝不动。朋友想了想悟出 了道理,这回找了一棵小杏树,结果,一脚过去,踹下来一大片的杏子。大伙吃不 完,个个兜着带回去吃。
陈竹吟曾经在一个有钱的人家教书。那户人家有一个年龄很小的女奴婢,听说自己的母亲在路上行乞,饥饿得差不多要死了,就悄悄地偷了三千钱给她的母亲。这个女奴婢被其他的奴婢告发了,主人用鞭子鞭打她十分厉害。有钱人的家里的一间楼房,有狐狸借住了几十年,从来没有为祸作祟。女奴婢受鞭打的这一天,忽然楼上传来许多人的哭泣声。主人觉得奇怪,于是抬头询问。只听楼上面齐声答应说:“我们虽然和人类不同,但是也具有人心。我们可怜这个小女孩年纪还不到十岁,却为了母亲受鞭打,忍不住为她流泪。我们不是故意要来骚扰你。”主人听了,把鞭子丢在地上,一连有好几天面无人色。-纪晓岚
《阅微草堂笔记》中看到一段记载,说沧州有一个学究与狐为友,这个狐狸身材瘦小,相貌像五六十岁的人,衣冠不古不时,作揖行礼也安详谦谨。狐狸与前来拜访它的人纵谈,大旨是劝人学道。狐狸说:"吾曹辛苦一二百年,始化人身,公等现是人身,功夫已抵大半,而悠悠忽忽,与草木同朽,殊可惜也。"--人身多么难得,沉迷于人世的种种执着中不肯修炼学佛,任凭人身与草木一样凋零腐烂,这是连狐狸都感到可惜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