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答文殊曰:在世离世,在尘离尘。
《成唯识论》云:诸圣者,断烦恼障究竟尽时,名阿罗汉。尔时,此识烦恼粗重永远离故,说之为捨。此中所说阿罗汉者,通摄三乘无学果位,皆已永害烦恼贼故,应受世间妙供养故,永不复受分段生故。
又:不动地以上菩萨,一切烦恼永不行故,法驶流中任运转故,能诸行中起诸行故,刹那刹那转增进故,此位方名不退菩萨。
摩诃萨埵(梵語:Mahāsattva),佛教名词,简称摩诃萨,具称摩诃菩提萨埵(梵語:Mahābodhisattva),意译为大士、圣士、超士、高士、大有情、大菩萨、大心、大眾生、大觉有情或解釋為“偉大的存在”[1]等,指进入圣位的大菩萨,一般认为指七地以上的菩萨。
概述
摩诃萨埵修行的时间很长,达到的阶位很高,已经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以具有广大无比的神通,备受苦难众生和初级修士的崇拜。威光显赫、家喻户晓的八位摩诃萨埵即八大菩萨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虚空藏菩萨、地藏王菩萨、弥勒菩萨、除盖障菩萨。
“摩诃萨埵”犹如当今社会中的重要头衔,常被放在“菩提萨埵”后,具称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梵語:Bodhisattva Mahāsattva),简称菩萨摩诃萨,以示该菩萨的崇高地位及其无边法力。在汉文经典中常被译作“菩萨摩诃萨”,如在《如意宝轮王陀罗尼》中,有“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具大悲心者”之句,亦即《大悲咒》咒首句:“南無(皈依)阿唎耶(圣)婆盧羯帝爍缽囉耶(观世音)菩提薩埵婆耶(菩萨)摩訶薩埵婆耶(摩诃萨)摩訶迦盧尼迦耶(大悲心者)”。
如果没有雨,万物难以生长。学会拥抱生命中的风雨。—Ramblings
四件偶然的事:
一:北京西四牌楼附近有个算卦的人,他天天在街道旁摆摊为人算命。雍正庚戌(1730年)年闰六月的一天,他趁着空暇,忽发奇想,为自己卜了一卦,居然算出自己在本月十八日将死于非命。离死期只有一两天了,他琢磨不透自己无缘无故怎么会死,但卦象上却显示得很分明。于是,他在十八日这一天便关门闭户躲在家里,看看自己到底会是怎么个横死法?没想到那天忽然发生了地震,房屋倒塌,也就把他活埋在废墟里了。
二:有个主人强纳奴仆的女儿为妾,这位奴仆不愿意,但迫于他的势力,竟无可奈何。可是此人本身又隶属八旗,也另有主人。后来,被强纳为妾的女人生了一个女儿,长到十四五岁,此人的主人听说他女儿生得特别美丽,也要纳她为妾,此人心有不愿,但迫于主人的势力,也无可奈何。事后,此人喟然长叹说:“如果没有生下这个女儿,也就没有这桩恼恨的事。”他妻子说:“你要是不强娶奴仆的女儿为妾,自然也就不会生下这个女儿了。”此人听了这话,才认识到自己以前的做法是错的。
三:我(纪晓岚)的亲戚家有个女儿,没出嫁之前,经常诬陷她嫂子,使她嫂子挨责骂,痛不欲生。等她自己出嫁之后,也经常遭小姑诬陷,天天挨责骂,如同她嫂子一样痛不欲生。她回娘家时,流着眼泪对嫂子说:“现在我才知道做人媳妇的难处啊。”这叫做天道有还,怎能不信呢!
四:又有一朋友好播弄是非,挑拨离间,任你多么真挚的好朋友,多么亲密的夫妻,只要经他一挑拨,立刻反目成仇,如同冰炭,不能相容。有一天晚上,他酒后口渴,去喝一杯凉茶,没想到有只蝎子先掉进茶杯里。当他正要喝茶时,蝎子突然螫了他的舌头。毒发溃烂成疮,虽然没有要了他的命,但舌头残短,口齿不清,不易再去搬弄是非了。有人说,这是鬼神在暗中指使,绝非偶然。
进步,有学业进步,有事业进步。每天回头看,都比以前好,就是进步。学生看成绩,商人看资产,有信念的人看心性。以前看重的现在看轻了,是进步;以前被情绪控制,现在可以控制情绪了,是进步;以前争论,现在不争论了,是进步;以前看别人不是,现在看别人好处,是进步。商代开国的皇帝汤在铜器上刻的铭写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西周的成王在《康诰》上说:“作新民。”意思是说:人应该弃旧图新,去恶从善。每天都进步,就实现了用一生时间打造心性的完美。
作一棵树,驻地不动,持续生长,并知道何时放手。
如来无垢识。
是净无漏界。
解脱一切障。
圆镜智相应。
短期内消除负面情绪的有效途径:1.睡眠2.运动。长期降低负面情绪的方法:1.宗教信仰2.阅读健康的文学作品
由此有者。由有此识。
有诸趣者。有善恶趣。
临清李名儒说:
我家乡有一个屠户,这一天买回一头牛,准备带回家中屠宰。那牛也有灵性,知道自己将被宰杀,怎么拉它都不肯往前走。屠户用鞭子抽打牛,牛就横冲直撞,直到闹得筋疲力竭之后,才被勉强硬拽着往前走。那牛走到一家钱庄门前,忽然双膝一屈,对着钱庄大门跪下,眼泪涔涔而下。钱庄老板觉得牛很可怜,问明原价是八千钱,就和屠户商议,愿以原价将这头牛买下。屠户痛恨这头牛的倔犟,坚决不肯卖它。钱庄老板又在八千之外再加几百零钱,但屠户还是不答应,而且恨恨地说:“这头牛实在太可恶,我一定要杀了它才甘心,你就是出一万贯钱,我也绝不卖它。”
那牛听了屠户这一番话,猛然站了起来,坚毅地跟随屠户走回去。当天屠户就杀了这头牛,把肉放在大锅里煮,然后回房睡觉。到了五更时分,屠户起身去查看牛肉煮得怎么样,却很久没有回卧室。屠户老婆觉得非常奇怪,也起身去查看,结果大吃一惊:只见屠户上半身栽在肉锅中,已经与牛肉一样煮得糜烂透了。
纪晓岚在李名儒这个故事后,又有一番感言:
凡是有血气的动物,无不贪生畏死。这屠户看见牛因为畏惧死亡,不惜下跪求生,不仅没有心生怜悯,反而心怀恚愤,这就不能不在这头牛内心激起加倍的怨恨,它借着满腔猛烈的怨气,报复也就在一转眼之间完成,这也理所当然。
我(纪晓岚)已过世的叔父仪南公,曾见屠户许学牵一头牛走来,那牛见到仪南公后,也是跪地不起。仪南公就把这头牛买了下来,交给他的佃户张存饲养。张存豢养此牛数年,这头牛无论是耕地还是驾车,都比其他牛更卖力。由此可见,世上恩怨之间互相报偿,畜类尚且如此,人又怎可不加以深刻省思呢!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贪欲。不嗔恚。正见。
不要让所遇到的问题遮挡了内心的光明。痛苦得到的回报就是它使遭受痛苦的人可以内生性地帮助他人,这样他人就不必像“我”那样受苦。 “我”不再是生命的受害者,反而为过去的黑暗感到被眷顾并充满感激。也许伤害“我”的人和情况曾经减少“我”内在的光芒,但事实上,这是“我”自己造成的,除了自己,没人能彻底关闭内心的光明。明白这一点后,“我”就有了再次找到它的自由。
作者:Courtney Bridgman
就像大海上吹着风,风大浪大,风小浪小,没有间断。人的认识也是一样的,环境就像风,因为环境的变化,引起识别的变化,起种种心境的分别。原文如下,引自《入楞伽经》:
如海遇风缘。起种种波浪。
现前作用转。无有间断时。
藏识海亦然。境等风所击。
恒起诸识浪。现前作用转。
康熙末年,河间张歌桥有个绰号叫刘横的人,住在河边。这一年,接连下了几场暴雨,河水暴涨,浊浪滔天,气势非常凶猛,负载过重的小船经不住狂风巨浪的冲击,往往会遭覆没之灾。有一天,刘横偶然看见激流中有一个女人,紧紧抱着一支残破的船桨,拼命地在浪花里挣扎、呼救。当时河边虽有许多人站着观看,但是风狂浪急,谁也不敢冒险去援救。
刘横非常激奋地说:“你们这些人还算是男子汉大丈夫吗?哪有见死不救的道理?”说罢,他毅然独驾舴艋小舟,顺流直追三四里。由于风急浪高,几次险些翻了船。但他终竟还是将这位落水的妇女救上岸来。第二天,这位妇女生下了一个男孩。
过了一个多月,刘横忽然得了病,他就嘱咐妻子安排后事。当时他还能够行走,人们都觉得他这种想法奇怪。
刘横长叹一声说:“我是肯定不行了。我救了那个落水的女人后,当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恍惚之中,似乎来到了一座官府门前。吏卒带我进去,有位官吏拿出一本档案薄,指着对我说:‘你这一辈子积下了种种恶业,本当在今年某月某日死去,转世为猪,后五世都要受屠宰之刑。幸亏你白天一下子救活了两条性命,总算做了一次大阴功。根据阴间的法律,应当给你延寿二十四年。现在将这两纪寿数与你往日所作的恶业相抵销,你还是按原注定该死的那天死去,好给你豁免了转世为猪,受那五世屠宰之苦。如今你的死期将临,恐怕世人不明真相,怀疑说你做了这么大的好事,反而落得早死。因此特地把你召来,把这些原委讲清楚,让大家知道这其中的事由。你这辈子的因果就此了结,下辈子努力从善吧!’我醒来之后,觉得这梦很晦气,就没有对人说起。现在到了死期果然得病,我还奢望能活下去吗?”
过后不久,刘横竟真的如期死去。
由此可见,神理赏罚分明,丝毫也不含糊。一个人命运的消长,总是按照他几辈子来的行为做综合计算的。不要因为有些事偶然没有表现出因果关系,就以为天道无知。
阿兰那行者是梵语。阿兰那,梵语译为寂静处。行者即修道者。阿兰那行者,译为无诤心者。既经行静坐,对佛法的理趣,作精深的体行,心无生灭,冥心禅定。
六祖惠能大师讲义
阿兰那行者是梵语也,此名无诤心。若作是念,心有生灭。即是有诤心。须菩提,实无所行,是无生灭,所以佛许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只如今一切诸法,若于藏府中,有纤毫停留,不是出纲。但有所求所得,生心动念,尽是野干。若藏府中,都无所求,都无所得,此人诸恶不生,人我不起,是纳须弥于芥子中。不起一切贪嗔。是能吸四大海水,不受一切喜怒语言入耳中。于一切境,不惑不乱,不嗔不喜,刮削并当得净洁。是无事人,胜一切知解精进头陀,是名天眼,是名有法界性,是作车载因果,是佛出世度众生。